日本黄色高清视频网站_国产十八禁真成了_精品国产美女_免费黄色看片_中文日产幕无线码系列四虎_久久久看

江蘇省涂料行業協會 - 官方網站
信息詳情
首頁  信息詳情
張世元:做人做事做事業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改革開放40周年蘇商人物訪談錄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者: 莊道秋 來源:中華工商時報 字數:5575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
    海爾的文化是“砸”,為了確保一流的產品質量,絕不讓即使有一點瑕疵的產品流向市場;格力的文化是“狠”,嚴條例,嚴監控,嚴執行。潤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的文化也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,這就是“賠”。

    潤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世元這樣解讀“賠”字:在潤泰,“賠”體現出的是企業誠實守信和責任擔當的品格,展現著企業的格局和氣魄,也折射出一種不畏艱難、負重奮進的企業精神。

    對于“賠”字,這恐怕是中國企業界最另類的企業文化的表述了。

    2010年,張世元才創辦了潤泰。之前,他從鄉鎮涂料廠學徒做起,先后做過質檢員、采購員、業務員、技術員、會計等等一線工作,歷經磨礪15年,他用“勤勞、尚德、學習”的做派在每一個崗位上都贏得了贊譽。厚積薄發,從2010年到2015年短短幾年,張世元將企業做到了“新三板”掛牌。到如今,注冊資金從最初的不過2000萬元,發展到了1.263億元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勤勞做人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工廠員工一塊磚,哪里需要哪里搬
    吳堡村,地處江蘇泰州姜堰區白米鎮西北隅,距離鎮上有5里的路程。兩千多年來,古運鹽河從這個村子的前方流淌而過。這里就是張世元出生的地方。

    村子里的村民都是種田,靠天吃飯,張家是這里極少見的“生意人”。張世元從小就跟著爺爺談生意。爺爺在白米鎮賣水牛、開牛行,他就跟著爺爺去白米街上的茶館見生意人,席間總會有好吃的,那也形成了他對“生意”最初的印象。

    父輩兄弟姐妹十個,長輩們給他們這個家庭留下了動腦、勤勞、向上、會做生意、家和萬事興的家文化,培養出后輩一種立志、好強、不服輸的精神。

    八十年代,考上大學是一件很神圣的事,而張世元卻名落孫山。失落,積淀在心底。這激發了他血液里“立志、好強、不服輸”的精神。正巧,當時白米鎮日出集團招工,張世元就到了廠里上班,這里也就自然承載了他出人頭地、施展抱負的最初夢想。

    一進廠,張世元被安排在化驗室工作。五個月后,廠里缺供銷員,老板看中了張世元的勤快,便讓他跑銷售。第一次談生意,他像背書一樣把說明書從頭至尾全背了下來。對方涂料廠的老總問:“小伙子,你們做什么產品?你們推銷產品就是背說明書啊?”張世元臉紅得一句話也答不出來。但對方最終還是被他的勤奮和誠實打動了,決定加盟合作。

    這之后,張世元被調到基建上幫著買過黃砂。六個月后,又被調去做財務,靠著勤奮吃苦,很快學會了打算盤做賬。一個月后,又被調到北京分廠做會計。在那個年代沒有電腦,張世元就對著前任會計做出的憑證,一次一次照著往上面套,愣是把一年的賬做了出來。

    用一句流行語形容當時的張世元,他就像是“工廠員工一塊磚,哪里需要哪里搬”。

    此后,張世元曾在日出集團的北京、上海、武漢、莆田等地分廠做過財務、銷售,1998年,又被調回總部做銷售,那一年創造了公司的最佳業績——2000萬元,是公司的銷售冠軍。1999年到2001年,又被調到廣州去辦廠,分管過財務、采購、銷售。2002年到2004年,又到河北廊坊分廠干了三年。直到2005年,離開日出集團,張世元這一干就是15載。

    張世元說,沒有這些經歷,沒有一步一個腳印地踏實行走,就沒有今天的他。前前后后在日出集團的歷練,讓他迷上了“涂料”這個行業,更是他學習、領悟、提升領導能力的重要過程,教他學會了怎樣出產品、怎樣把產品賣出去、怎樣成為一個企業負責人。

    這十五年,張世元實踐了兩個字:勤勞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做事尚德
    企業家的人品,是企業的主心骨

    2010年初夏,張世元創辦了潤泰化學有限公司。

    在泰州姜堰經濟開發區,潤泰化學新辦公大樓、新廠房占地不過30畝,員工只有10多人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彼時的潤泰化學,也只是個股份制的小企業。

    很難想象,2015年9月,這家公司就在新三板成功掛牌。

    其間,苦難再一次歷練了張世元,也成就了張世元。

    靠著早年間在涂料行業的浸染,潤泰起步非常順利。2011年8月,潤泰的注冊資金已經由一開始的1188萬元增資為2000萬元,與此同時,行政大樓落成使用,占地面積5000多平方米,辦公設施一流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2012年,一并取得了ISO9000、ISO14001、ISO18001管理體系證書,同時“潤泰”商標注冊成功,注冊資本也由原來的2000萬元增資為3000萬元。

    同年11月,張世元率領10余人的專業團隊盛裝亮相第17屆中國國際涂料展,在這次展會上,潤泰一炮走紅。隨之而來的是立邦、PPG、威仕伯、阿克蘇、揚子石化、巴斯夫、巴德富、嘉寶莉、紫荊花等國內外知名公司先后到訪潤泰化學,開展系列溝通、互動、學習、交流、合作的商務活動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然而,正當潤泰事業發展蒸蒸日上的時候,一家關聯企業因產品質量問題,給國內多家下游產品制造商造成重大經濟損失,需要全額賠償數千萬元。

    現金流是企業的生命線,何況是一家剛剛起步的草創企業,巨大的賠款數額對于當時的潤泰而言如臨滅頂之災。

    一時間,這家關聯企業的股東紛紛撤股,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,張世元選擇全額收購了關聯企業股份,毅然扛起了全部責任,逐一與相關客戶見面溝通,制定詳細的還款計劃。

    據親歷過此事的員工回憶,當時,張世元帶著工程師整日奔波于全國各地,了解施工中出現的問題所在,洽談賠償條款。即使不是他的責任,也毅然決然地堅持“要扛起責任來,就要負責到底”,那段日子,張世元的生活幾乎就是公司和出差,連回家的時間都沒有,一下子蒼老了許多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言出必行,在兩年時間內,張世元將3000多萬元賠償款全部賠付到位。

    關于這一舉動的初衷,張世元此后的一段表述或許可以成為一種注解。他說:“人品、產品是有機聯系著的。企業的當家人,人品最重要,這就是要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,樂于奉獻,尚德崇文。環顧左右企業,曾經一起創業的民營企業前前后后不少紛紛倒掉了,究其教訓就是因為這些企業缺乏社會責任感,總是走不出一味追逐利潤的怪圈。人不能把錢帶進棺材,但錢卻能把人帶進棺材。所以說經營企業不光是靠拼命干,拼命掙錢,企業老板的人品很重要,這是企業文化的主心骨,比企業具有多少資產更重要。”

    今天,問張世元,3000多萬元就這么白白賠出去了,后悔過嗎?

    他輕描淡寫地說:“那一年,雖然很多人在背后笑我,但是他們看不到我目標的方向,我也不需要做出任何解釋。在大家的努力下,風波終于平息,而潤泰卻收獲了社會和客戶的信任,讓我在圈兒里不但沒有背負造假的罪名,反而讓更多人對潤泰投來了贊許目光:我們的經銷商隊伍更加的忠誠,我們的員工凝聚力更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禍不單行的是,2013年,張世元再次遭遇兵在其頸的困境。

    潤泰辦廠之初,曾為兄弟單位向銀行擔保了2000萬元的貸款。2013年,這家單位經營不善,瀕臨倒閉,銀行追償連帶責任。

    “正是企業資金最困難的時期,突然遭遇到巨額擔保追賠,我焦頭爛額,如華容道上的曹操,幾夜不能眠。”提起這段經歷,張世元這樣形容當時的自己。

    最終,張世元決定承擔起連帶責任,“賠,照賠,但要智慧地賠。”

    這顯示出一位企業家臨危不亂、負重奮進的優秀品質。

    張世元對當時逼債的銀行說:“你現在就讓我還貸,我拿不出。你能不能再支持我一下,貸給我5000萬?以后每年還貸500萬,利息上浮百分之五。”此后,君子協定,實踐一切如約。這家銀行還將這次和潤泰的銀企合作作為一個典范。

    張世元幾番至誠至信之舉,打動了國內涂料產業眾多客戶和相關金融機構,也收獲了眾多合作伙伴的信任和青睞。目前,中國涂料100強企業中有近60%成為潤泰的戰略合作客戶,并且建立起穩固持久的良好合作關系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做事業學無止境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將大公司做成大家的公司

    張世元從小就生活在一個大家庭里,父輩兄弟姐妹十個,小時候家里人吃飯得排隊,前面的人把飯打完,后面人繼續。這樣的兒時記憶,讓他對家有著發自骨子里的強烈的眷戀。做企業,他講:“進了潤泰門,就是一家人”“家是一個小家,廠是一個大家”“家是最小國,國是千萬家”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作為“一家之主”,張世元最看重的是,家的長久,人的成長。

    “一個企業辦得好,它的命運不在于現在辦得紅紅火火,不在于有多高的科技含量,不在于有多少高層次的技術人才,而在于對這個企業的未來,是否具有危機感。企業萬一有危機,怎樣度過危機?如果能想到這一點,這個企業就可以傲立于不敗之地。”在張世元看來,作為一名企業家,身后是千千萬萬員工的飯碗,必須居安思危、高瞻遠矚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“企業的老總,可以稱老板,可以稱廠長,可以稱經理,可以稱董事長,但是稱企業家,除非你企業做得好,還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,你全心全意為員工謀福利。”在張世元看來,那些把眼睛盯在錢上的不是企業家,企業家得有“大家”的責任感,為社會做貢獻;得有“小家”的責任感,為員工謀福利。

    也正是出于這種危機感和責任感,在潤泰,把人才看得比一切重要。張世元認為,唯有創新才是邁向成功的途徑,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,創新型人才是根本。

    張世元提出,一方面,技藝精湛的能工巧匠和技術人員,要秉承工匠精神做事;另一方面,在開發新品、提升品質、打造精品等方面,要深入挖掘人才。

    在潤泰,張世元借助公司跨越發展的平臺,堅持“能者上,平者讓,庸者下”的人才理念,不唯學歷,不唯職稱,放手放膽大力引進人才和發展人才。

    通過與中國和美國多個頂尖大學的研究機構進行合作,潤泰已經創建了業界領先的研發中心。與美國東密西根大學合作成立涂料研究所;與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共建研究生校外培養基地;成立了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研發中心;與揚州大學成立研究生工作站;同時在泰州成立泰州市涂料助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,姜堰區企業技術中心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潤泰每年投入的人才培養及研發經費在1500萬元以上,占總銷售的6%。為保證產品市場競爭力和技術領先水平,潤泰化學主要管理技術骨干先后赴美國、德國、意大利、澳大利亞、東南亞等國家學習和考察,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及管理方法,并與國家多家培訓機構簽訂長期培訓合同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“現在我的管理團隊,從公司運營的各個角度都是可以拿得出的。”張世元頗帶自豪地告訴記者,他讓中層以上干部不斷加強學習,還讓他們觀看《亮劍》《一代大商孟洛川》《絕密543》等具有管理意義的電視劇,在思想上和精神上鼓舞士氣,增強團隊凝聚力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張世元也給自己上了“緊箍咒”。他認為,合格的企業家要擺脫束縛,不能因為企業束縛自己的腳步,也不能讓自己的格局束縛了企業的發展。因此,張世元給自己安排了很多學習的時間,參加各種類型的學習,包括商業金融、企業管理、國學等等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張世元雖然只有高中畢業學歷,但是現在已經是水性涂料成膜助劑這個行業里專家級的人物。他撰寫的《十二碳醇酯的特性及在乳膠漆中的應用》專業論文,于2008年在《涂料工業》雜志上發表;2013年,他被《中國涂料》和《涂料技術和文摘》雜志聘為編委會委員,他為《2012中國涂料工業年鑒》撰寫的《聚合物乳液涂料用成膜助劑的發展現狀和趨勢》專稿得到了業界專家的肯定和好評;他創造的“用于十二碳醇酯合成的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”已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。他憑借深厚的理論功底和長期的從業經歷,2012年底,被破格晉升為國家注冊高級工程師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在“家”文化之下,每個潤泰人都被激發出企業合伙人的意識,樹立不多花一分錢的理念,花小錢辦大事。在潤泰,人人參與成本管理,人人對經營結果負責的氛圍,使投出去的每一分錢都能產生最大的回報,為用戶負責、為團隊負責、為股東負責、為企業負責、為社會負責。

    進入海外市場,是張世元為這個“家”選擇的另一大遠略。

    從2013年起,潤泰制定了“營銷400計劃”即:一是實現全球100個國家使用潤泰產品;二是實現全球建立100個優質的代理商;三是實現全球涂料100強80%以上使用潤泰產品;四是實現國內涂料100強80%以上使用潤泰產品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事實上,在2013年上半年,潤泰就成功打入了海外市場,從2013年海外銷量1600噸,到2017年近12000噸。

    2017年7月,在沙特、阿曼、埃及等中東地區進行了充分考察后,潤泰決定在阿聯酋建廠,一個是潤泰的部分主體上游原料是從沙特進口;一個是很多下游客戶又分布在中東、非洲和歐洲;再一個阿聯酋政局穩定,政策優惠,又有像迪拜快速發展的成功經驗積累,各方面條件都很成熟,同時阿聯酋辦事效率高,外來人口多,多元文化在此相融,已經與國際接軌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“我們已與當地政府簽約,各項前期工作及資料正在按計劃進行,希望我們的工廠能在2019年建成投產。”張世元告訴記者,在中東建廠,潤泰有市場優勢,有工藝技術的優勢,建成后的工廠將具備一期3萬噸的成膜助劑產能,將能最大范圍內的滿足周邊客戶的需求。

     在“潤澤世界”的遠景感召下,員工團隊合作意識得到了充分發揮,個人潛能被充分挖掘,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。

    “將小公司做成大公司,將大公司做成大家的公司。”張世元說,這是他的初衷,也是他的愿景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按照張世元的規劃,未來10年內,潤泰人要實現“1、3、5”的目標,即未來10年銷售收入計劃實現10個億到30個億到50個億;創造“百、千、億”奇跡,即員工成為百萬富翁,中層干部成為千萬富翁,高管成為億萬富翁;推進“多元化發展的腳步”。

    最后,張世元說:“我的目標是讓潤泰最終成為全球化工500強百年企業。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勤勞·尚德·學習 ——張世元眼中的企業家必備素養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者: 莊道秋 來源:中華工商時報 字數:912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潤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世元常常對員工講,做人、作為潤泰人一定要“勤勞、尚德、學習”。在他看來,這也是作為一個企業家必備的素養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張世元認為,勤勞是一種情懷。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更是人生存之根本,是一個人成功的必要條件。對于企業家來說,超乎常人的勤勞是其共有的一個特質。在創業的過程中,企業家都會經歷一個超乎常人的勤勞、艱苦奮斗的過程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在張世元的經歷中,勤勞可以提升能力,勤勞可以創造業績,勤勞可以激發他人工作的積極性。勤勞來源于危機與壓力,也來源于對事業的熱愛與忠誠。

    張世元說,不一定每一個勤勞的企業家最終都會成功,因為企業的成功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,但每一個企業的成功都離不開企業家的勤勞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尚德,被張世元看作是一種胸懷。張世元說,企業家見過大錢,基于商業的本性不能不想賺錢,但是,尚德是為人之本,“天之道利而不害”企業家要有為善的胸懷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在潤泰,張世元主張關心外省(市)員工生活,讓他們更快地適應環境,更好地效力公司;對于對公司有突出貢獻的外省員工,鼓勵其在本市落戶安家,并為購買住房的外省員工支付購房首付金,解決子女上學問題,讓員工感到家的溫暖。同時注重提升員工的文化素養,與企業所在地黨校聯辦大專、本科學歷提升班,到目前已經有47名員工獲得免費深造學習的機會。

    學習,在張世元看來,是企業家必須始終保有的一種心懷。

    張世元對自己是這樣要求的,對員工也是這樣引導的。考慮到讓公司的員工真正學到業務技術,把業務人員送到學習銷售的地方去,把管理人員送到學習管理的地方去,逐步提高業務水平。潤泰先后組織部分中高層領導、技術骨干出國考察學習,到國外知名企業參觀取經,取人之長,補己之短。邀請專家教授等對公司員工進行培訓,提升企業競爭力。潤泰從高管到員工,每年都要訂立學習計劃,不斷提高業務水平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職工書屋

     張世元說,文化有根、有地氣,需要培育。

    張世元一手打造了潤泰家風——抱誠守壹是家風,與時俯仰是家風,居安思危是家風,品質誠信是家風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詩朗誦《潤泰家風》

    如今身在潤泰,成為了潤泰人的驕傲。這或許就是張世元種在每個員工心中的文化之根,如今開出了碩果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潤泰文化走廊

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 來源:轉載自中華工商時報

 


 

首頁 |  關于我們 |  行業新聞 |  相關行業 |  會展信息 |  市場信息 |  政策法規 |  行業標準 |  統計數據 |  聯系我們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忻州市| 仙居县| 晋中市| 理塘县| 保靖县| 阿图什市| 斗六市| 全南县| 潞西市| 金沙县| 万载县| 新平| 昭觉县| 沧源| 定兴县| 海原县| 苍南县| 南阳市| 海兴县| 滦南县| 福清市| 临武县| 东兴市| 绵阳市| 天门市| 灵璧县| 安龙县| 龙游县| 阿合奇县| 舒城县| 揭东县| 霍州市| 海盐县| 郑州市| 贡觉县| 岑巩县| 靖江市| 英超| 巫山县| 乐清市| 凤翔县|